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并癌变所形成的肿瘤,是一种进展缓慢但不可忽视的妇科恶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已成为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高危人群有哪些?

1) 肥胖2) 高血压3) 糖尿病4) 多囊卵巢综合征5) 既往患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疾病6) 不育、晚育或延迟绝经7) 长时间持续使用雌激素相关药物8) 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或诊断林奇综合征

子宫内膜癌症状有哪些?

早期症状(最关键的信号)

不规则阴道出血:这是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出现“月经样”出血,必须高度重视。

少量血性白带:由于癌变多源于腺体,且早期局限在子宫内腔,感染机会少,因此可能仅表现为淡红色或粉色水样白带,无异味。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对于尚未绝经的女性,月经异常可能是唯一提示。

中晚期典型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可能向子宫肌层、宫颈、盆腔甚至远处转移,表现更加明显:

持续性或大量阴道出血

阴道血性排液:可呈水样、脓性,甚至带有腥臭味

下腹隐痛或持续胀痛:有时可向腰骶部放射

全身症状:如乏力、贫血、消瘦、食欲下降

严重时出现下肢水肿、排尿排便困难等,提示可能已有局部压迫或转移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1、特别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性白带或月经紊乱等,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2、在需要补充雌激素(如更年期治疗)时,应严格遵医嘱使用,并联用孕激素对抗雌激素作用。禁止自行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避免对子宫内膜产生持续刺激。

3、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等高风险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通过经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及时发现增生或异常变化,必要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