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指由于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持续刺激,而缺乏孕激素的有效对抗,导致内膜异常增厚的一种病理状态。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部分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应引起重视并积极规范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表现
月经异常:最常见的表现,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频繁月经。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阴道出血。
闭经后出血:绝经后女性若出现阴道流血,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增生或其他病变。
不规则阴道流血:包括经间期出血、性生活后出血,甚至出现点滴状持续出血。
不孕:由于内膜结构紊乱或厚度异常,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导致受孕困难或反复胚胎着床失败。
下腹隐痛或压迫感(少见):严重增厚或合并其他病变时,可能出现轻度下腹不适。

为什么会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呢?
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疾病影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密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全、卵巢功能低下、甲状腺、未控制的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常导致排卵异常、月经不规律等,致使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此外,长期应用外源性雌激素、乳腺癌术后长期服用他莫昔芬、分泌雌激素的肿瘤等也是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增生如何治疗
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通过规范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以逆转的,但若导致增生的根本原因(如长期雌激素刺激、代谢异常等)持续存在,病变则容易反复发作,其复发率可高达20%~70%,甚至可能较前加重,增加癌变风险。因此,子宫内膜增生不是“一次治好就完事”,而是需要长期规范管理的慢性疾病,管理内容包括:调节月经周期、控制体重、改善代谢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定期随访复查等,以降低复发和恶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