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也称习惯性流产)通常指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包括生化妊娠、空孕囊、胎芽未见胎心、胎心消失,以及28周前胎膜早破等情况。
根据2022年《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连续2次自然流产或生化妊娠也应引起重视,并建议尽早进行病因评估和干预。
很多女性饱受复发性流产的困扰,那么复发性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呢?
胚胎发育异常
胚胎本身存在染色体或基因缺陷,是早期流产的最主要原因。约80%的早期流产与精卵质量有关,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会自然停止。

内分泌功能紊乱
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导致着床困难或胚胎发育受限,最终引起流产。
生殖器官异常
如子宫畸形(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或子宫发育不良,容易导致宫腔环境不良,影响胚胎发育和维持妊娠,特别容易引发中晚期流产。
全身性疾病
孕期若患有流感、肺炎、伤寒等急性感染,病原体或其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发育停止或流产。
情绪和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惊吓、极度悲伤等剧烈情绪波动,可能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或子宫收缩,诱发流产。
复发性流产不仅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也会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旦发现流产反复发生,务必尽早就诊,系统评估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下次好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