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尤其在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若准妈妈在孕期出现缺钙,不仅可能导致自身出现骨质疏松、小腿抽筋、血压异常、关节酸痛、牙齿松动等问题,还可能影响胎儿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所以,不管是自然怀孕还是试管婴儿怀孕,都需要再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足量的钙。那么,如何补钙呢?

1、 补钙别过量,谨防适得其反

准妈妈如果长期补钙过量,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眼球突出、脱发、维生素C代谢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等。此外,血钙浓度过高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紊乱、恶心呕吐,这些都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过多摄入钙剂还会干扰铁和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引发便秘,甚至增加肾结石风险。因此,准妈妈没有必要把补钙拉长到整个孕期,补钙在孕24-28周和孕32周及孕32周后为宜,服用钙片,直到宝宝娩出。准妈妈只需保持日常饮食,均衡营养。在补钙的时期内,准妈妈不要补钙过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

2、食补非常好

食疗是补钙的最佳方式,生活中各种奶制品不仅钙含量丰富,而且易于吸收。准妈妈的补钙食物还包括豆制品(富含高蛋白且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乳制品、肉类、蛋类和海产品等。具体如牛奶(孕期补钙首选,含钙和蛋白质丰富)、海带、紫菜、虾米(被誉为“补钙之王”,钙含量远高于一般鱼虾)、牛肉、核桃、蛋黄、木耳、无花果、豆浆和豆腐等。合理摄入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丰富的钙质,还能提升免疫力,为母婴健康提供全面营养保障。

如果孕妈妈出现腿抽筋、牙齿松动、易疲劳、关节酸痛等症状,要警惕是否缺钙,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