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试管孕妈妈都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试管婴儿的产检和自然怀孕一样吗?
其实,两者的宝宝只是在受孕方式上不同,但在产检项目和注意事项上并无区别。唯一需要特别留意的是,试管妈妈在孕早期通常需要配合保胎治疗。等顺利通过 NT 检查后,才算正式从生殖科“毕业”,进入常规的孕期管理阶段。

孕期超声是产检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不仅能全面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还能及时了解准妈妈的子宫、胎盘等状况,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在整个孕期中,主要会安排哪些关键的超声检查呢?一起了解一下:
01
早孕超声检查
移植后4周(孕6—7周)
进行B超检查,确认是宫内妊娠还是宫外妊娠,观察是否出现胚芽和原始心跳,并明确胚胎数量。提示:阴道B超无需空腹,检查前应排空尿液。
移植后6周(孕8周左右),
B超评估孕囊大小、胚芽长度,并判断两者的生长是否同步;同时测量卵黄囊大小、观察胎心搏动情况,并再次确认胚胎数量。
移植后10周(孕11—13周左右)
进行NT检查(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测量),这是孕期的第一次胎儿排畸筛查。通过测量颈后透明带厚度,可初步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结构畸形的风险。
02
中孕超声检查
孕20-24周
进入胎儿结构系统筛查阶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排畸”。这项检查无需空腹或憋尿,重点是对胎儿进行一次全方位、系统性的健康评估。
检查内容包括:
1、宝宝的常规检查: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胎盘位置、羊水指数或羊水深度等;
2、宝宝的五官检查:头面部外形、颅骨光环、脑中线、双侧丘脑、双侧脑室、小脑、小脑延髓池,以及唇部、眼睛、鼻子等细节;
3、宝宝的器官检查:脊柱的完整性、心脏结构与功能、腹部器官(肝脏、胃、膀胱、双肾、肠管等)发育情况,以及四肢的长度、形态和活动情况。

03
妊娠晚期
妊娠(28-32周)
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也就是俗称的“小排畸”。这次检查相当于对“大排畸”的一次“查漏补缺”,能够发现部分在中孕期尚未显现的迟发性异常。
此次超声检查医生会重点看:评估胎位、测量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及脐动脉血流情况;有无晚孕期才表现的异常,如:脑积水、肾积水、肠道扩张、肝脏或肾脏肿瘤等晚孕期才出现的结构异常。
04
临产前
临产前(孕38-40周)
常规会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以评估胎儿的体重和发育情况;同时检测胎盘的成熟度、羊水的量及浑浊度,帮助产科医生综合判断孕妈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为迎接宝宝的顺利出生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孕期超声产检的全流程攻略。由于每位准妈妈的身体状况和孕期进展不同,产检的具体时间和次数可能会有所差异,请务必遵医嘱,按时完成各项检查。也祝愿各位试管姐妹,从生殖医学中心“毕业”后,在产科顺利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到来。